银河思科学习小组 加入小组

24个成员 461713个话题 创建时间:2015-03-11

晋城空放短借-今日一版

发表于2023-06-26 1次查看

晋城空放短借-今日一版【vx---has1722--】

退税减费政策操作指南

年增值税期末退税政策

一个

适用对象

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下简称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和批发零售业。修理及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下简称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含个体工商户。

政策内容

一自2022年4月起,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税额。

2自2022年4月起,符合条件的微型企业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存量补贴 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可从2022年5月的纳税申报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股票津贴。

三自2022年4月起,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等行业企业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免税额。

4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等行业中型企业,可自2022年5月申报纳税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存量津贴 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等行业大型企业,可从2022年6月申报纳税期起,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存量补贴。

五自2022年7月起,符合条件的批发零售企业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免税额。

六符合条件的批发零售企业,自2022年7月起,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次性退还存货免税额。

操作过程

一享受方式

纳税人申请退税应提交《退抵税申请表》。

二办理渠道

可通过办税服务厅场所和电子税务局办理,具体地点和可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办税服务”栏目查询。

3申报要求

1.纳税人应在纳税申报期内完成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后申请退税。2022年4月至7月,停留抵退税申请时间延长至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

2.纳税人出口货物和劳务以及发生跨境应税行为属于免税、退税范围的,可以在同一申报期内申请免税、退税以及留抵退税。

3.申请退留税的纳税人,出口货物和服务及跨境应税活动申请退免税的纳税人,应当按期申报退免税。当期可申报免退税的出口销售额为零的,实行免退税零申报。

4.纳税人申报免税、退税并申请退税的,税务机关应当先办理免税、退税。免税、退税后,纳税人仍符合减税、退税条件的,再申请减税、退税。

5.退税期间,因纳税申报、检查、评估、调整等原因导致最终免税额发生变化的,按照最新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最终免税额确定允许退税的最终免税额。

6.纳税人在同一申报期内申请免抵退税和申请留抵退税的,或者在纳税人申请留抵退税时存在未被税务机关核定的免抵退税金额的,在税务机关核定免抵退税金额后,通过扣除最近一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期末的免抵退税金额,确定允许的增抵税额。

经税务机关核定的可抵扣应退税额,是指《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可抵扣应退税额”第15栏中,纳税人当期已核定但尚未申报的可抵扣应退税额。

7.纳税人既有增值税欠费又有期末抵税额的,按照最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期末抵税额扣除增值税欠费后的余额确定允许的增量抵税额。

8.纳税人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和免抵退税申报后,在税务机关批准免抵退税前,批准上期退税的,以最近一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期末扣除税务机关批准免抵退税后的余额计算本期免抵退税。经税务机关核定的退税额,是指《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上期退税”第22栏中纳税人本期已核定但尚未申报的退税额。

9.纳税人在收到税务机关批准退税的本期《税务事项通知书》后,用税务机关批准的抵扣进项税额抵减最终抵扣税额,并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第22栏填写“上期抵扣税额退税”。

10.纳税人如需申请退还全部已退税款,可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提交《缴回留抵退税申请表》。纳税人已全部退还已退税款后,在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纳税人在《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上期退税”第22栏填写负数,可继续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四相关规定

1.申请退税时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

信用等级为A级或B级 申请退税前36个月没有骗取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 申请退税前36个月内没有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以上 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退款政策。

2.提高量留抵税额

增量留抵税额,区分以下情形确定

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前,增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2019年3月31日相比新增加的留抵税额。

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后,增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3.存量留抵税额

存量留抵税额,区分以下情形确定

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前,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大于或等于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的,存量留抵税额为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小于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的,存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纳税人获得一次性存量留抵退税后,存量留抵税额为零。

4.划型标准

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6〕300 和《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银发〔2016〕309 中的营业收入指标、资产总额指标确定。

资产总额指标按照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年末值确定。营业收入指标按照纳税人上一会计年度增值税销售额确定 不满一个会计年度的,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增值税销售额年=上一会计年度企业实际存续期间增值税销售额企业实际存续月数×12

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以差额后的销售额确定。

对于工信部联企业〔2016〕300 和银发〔2016〕309 文件所列行业以外的纳税人,以及工信部联企业〔2016〕300 文件所列行业但未采用营业收入指标或资产总额指标划型确定的纳税人,微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100万元以下不含100万元 小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2016万元以下不含2016万元 中型企业标准为增值税销售额年1亿元以下不含1亿元。

除上述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外的其他企业,属于大型企业。

按照2022年第14 公告第六条规定适用《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6〕300 和《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银发〔2016〕309 时,纳税人的行业归属,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关于以主要经济活动确定行业归属的原则,以上一会计年度从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应业务增值税销售额占全部增值税销售额比重最高的行业确定。

5.行业标准

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企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业务相应发生的增值税销售额占全部增值税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上述销售额比重根据纳税人申请退税前连续12个月的销售额计算确定 申请退税前经营期不满12个月但满3个月的,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计算确定。

6.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

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确定

允许退还的增量留抵税额=增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100%

允许退还的存量留抵税额=存量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100%

进项构成比例,为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带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字样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占同期全部已抵扣进项税额的比重。

在计算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的进项构成比例时,纳税人在2019年4月至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内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无需从已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带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字样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解缴税款完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中扣减。

7.出口退税与留抵退税的衔接

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应先办理免抵退税。免抵退税办理完毕后,仍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适用免退税办法的,相关进项税额不得用于退还留抵税额。

8.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与留抵退税的衔接

纳税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取得留抵退税款的,不得再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纳税人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取得的留抵退税款全部缴回后,按规定申请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纳税人自2019年4月1日起已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可以在2022年10月31日前一次性将已退还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税款全部缴回后,按规定申请退还留抵税额。

9.纳税信用评价

适用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的个体工商户,可自《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2022年第4 发布之日起,自愿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参照企业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参加评价,并在以后的存续期内适用国家税务总局纳税信用管理相关规定。对于已按照省税务机关公布的纳税信用管理办法参加纳税信用评价的,也可选择沿用原纳税信用级别,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办理留抵退税。

10.其他规定

纳税人可以选择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留抵退税,也可以选择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纳税人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同时申请增量留抵退税和存量留抵退税。

同时符合小微企业和制造业等行业相关留抵退税政策的纳税人,可任意选择申请适用其中一项留抵退税政策。

相关文件

一《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2022年第14

二《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进度的公告》2022年第17

三《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持续加快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进度的公告》2022年第19

四《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的公告》2022年第21

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有关事项的公告》2019年第20

六《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2022年第4

七《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有关征管事项的公告》2022年第11

八《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2022年7月份增值税留抵退税申请时间的公告》2022年第15 相关问答 退税怎么申请一、退税怎么申请1、退税申请方法如下 1企业进行有关证件的送验及登记表的领取 2退税登记的申报和受理,按规定填写,加盖公章报送税务机关 3税务机关填发出口退税登记证,企业进行出口退税登记的变更或注销。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纳税人出口货物适用退免税规定的,应当向海关办理出口手续,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在规定的出口退免税申报期内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该项出口货物的退免税 境内单位和个人跨境销售服务和无形资产适用退免税规定的,应当按期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退免税。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出口货物办理退税后发生退货或者退关的,纳税人应当依法补缴已退的税款。二、出口退税申报流程操作是什么1、有关证件的送验及登记表的领取 2、企业在取得有关部门批准的工商登记证明后,于30日内办理退税登记 3、退税登记的申报和受理 5、填发出口退税登记证。

总策划:莫言 策划:马云、李彦宏 监制:雷军、许家印 统筹:任正非、柳传志、方洪波 文字:李嘉诚、董明珠、宗庆后 编辑:王兴、杨元庆 视频:沈南鹏 视觉/海报:字节跳动、张一鸣 新华社国内部 新华社广东分社 联合出品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网易号、企鹅号、百家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