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空放短借-今日一版vx—sa24588—
为了照顾新朋友,首先要了解三个市盈率是怎么来的。市盈率=市值净利润。同时,公司的市值是不变的,所以这三个市盈率的区别在于后者净利润的统计方法不同。
静态市盈率比较简单,用过去一年的净利润。比如2020年这个年份,不管你在哪个点位,用的市盈率都是按照2019年的年利润计算的。昨天的静态PE不等于今天的,因为股价波动,总市值变化,所以静态PE也会相应变化。
动态PE是用最新报告净利润的季度平均值来估算全年的利润。具体公式为市盈率动态=总市值季度累计利润4季度数。举两个例子。比如泰格药业最新的财报是一季报,一季度净利润2.55亿元。在动态市盈率下,统计的年净利润为2.554。四个季度,动态PE=合计。
前两天药明康德的半年报公布了,所以药明康德的动态PE是根据半年报计算的。半年报是两个季度,所以预计全年净利润只需要乘以2就可以得到。动态PE=总市值17.17 2。
一家公司的三季报出来了怎么办?然后算出这三个月的平均利润,乘以4得出年利润。动态PE=总市值三季报净利润34。
TTM的滚动市盈率是基于过去四个季度的利润。如果塔格药业一季报净利润已经公布,TTM市盈率统计的净利润是2020年一季度2019年二、三、四季度的利润,而药明康德TTM市盈率统计的是2020年半年报第四季度2019年三、四季度的利润。如果已经公布三季报,则为2019年一季度。
这三个市盈率也是相等的,就是年报披露的时候。这时候四个季度的利润都是完整的,各种统计口径都是一样的。如果后面的一季报出来,又进入下一个周期。
关于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和TTM滚动市盈率,我认为需要灵活运用。市盈率就是估值,估值是一门艺术,没有准确的数值。我们要做的是找出哪个市盈率更能准确估值。
首先,从市盈率=市值净利润的公式来看,如果估值准确,市值不变,我们只需要找出哪家净利润更接近,符合现状。
比如3360,比如中国国旅第一季度估值如何?今年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净利润为亏损,市盈率为负。全年业绩大概率不好,所以去年盈利更接近中国国旅的情况,所以用静态市盈率估值。
再来一个洋河股份。目前动态市盈率12.75,很低,但一季度是白酒企业的旺季。二、三、四季度显然不能和一季度相比,所以动态市盈率失真了。洋河一季度利润几乎零增长,用今年一季度的利润或者去年一季度的利润都是一样的。所以静态市盈率和TTM市盈率都是合适的,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市盈率是
与另一个赵岩新药,赵岩新药的三个市盈率相差很大。动态市盈率为290.62,TTM市盈率为120,静态市盈率为124.78。哪个估值合适?
从往年的利润来看,赵岩新药的净利润是逐季增长的,所以用一季度净利润4来计算今年的利润是不合适的,会导致全年预计利润偏低,不考虑动态市盈率。
赵新药一季度净利润增长59.03%。预测今年利润高于去年,静态市盈率不合适。TTM市盈率怎么样?因为第一季度利润增加,今年第二、三、四季度利润也会比去年增加,所以利润
那么如何评价赵岩新药呢?这里有一个隐形市盈率,你自己算。赵岩新药今年第一季度增长了59%。如果第二、三、四季度净利润也增长59%,那么全年利润将增长59%。那么预估市盈率=市值去年净利润 1.59,市盈率=静态市盈率1.59=124.781.59。
当然,最终的市盈率需要由全年的业绩增长率来决定。这个市盈率是78.47,是假设全年业绩增长59%计算出来的。计算结果比其他方法更准确。
由于赵岩新药属于临床前研究,一定程度上受益于疫情。明年这种表现能否持续,还需要拭目以待。
声明 以上内容不推荐股票,不构成投资建议。所以,入市要谨慎,有风险。相关问答 市盈率ttm是什么意思ttm市盈率即滚动市盈率。滚动市盈率的计算公式为 滚动市盈率=当前每股市场价格最近四个季度的每股收益。最近四个季度的每股收益即从现在来看往前推12个月的每股收益总和。市盈率是衡量股价高低和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市盈率高低反映了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当股票市盈率越低,股票被低估,股票的投资价值就越大,当股票市盈率越高,股票具有泡沫,股票的投资价值就越小。拓展资料 市盈率分为静态市盈率与动态市盈率。静态市盈率被广泛谈及也是人们通常所指,但更应与研究动态市盈率。市场广泛谈及的市盈率通常指的是静态市盈率,这给投资人的决策带来了许多盲点和误区。毕竟过去的并不能充分说明未来,而投资股票更多的是看未来。动态市盈率的计算公式是以静态市盈率为基数,乘以动态系数。该系数为1÷1+in,其中i为企业每股收益的增长性比率,n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存续期。比如说,上市公司目前股价为20元,每股收益为0.38元,去年同期每股收益为0.28元,成长性i为35%,该企业未来保持该增长速度的时间n可持续5年,则动态系数为1÷1+35%5=22%。相应地,动态市盈率为11.6倍[即 52静态市盈率 20元÷0.38元=52×22%]。两者相比,差别之大,相信普通投资人看了会大吃一惊,恍然大悟。动态市盈率理论告诉一个简单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即投资股市一定要选择有持续成长性的公司。因此不难理解资产重组为什么会成为市场永恒的主题,以及有些业绩不好的公司在实质性的重组题材支撑下成为市场黑马。具体如何分析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如果一间公司受到投资收益等非经营性收益带来较好的每股盈利,从而导致其该年静态市盈率显得相当具有诱惑力 如果一间公司该年因动用流动资金炒股获得了高收益,或者是该年部分资产变现获取了不菲的转让收益等,那么对于一些本身规模不是特别大的公司而言,这些都完全有可能大幅提升其业绩水平,但这样更多是由非经营性收益带来的突破增长,需要辩证地去看待。非经营性的收益带给公司高的收益,这是好事,短期而言,对公司无疑有振奋刺激作用,但这样的收益具有偶然性、不可持续性。资产转让了就没有了,股票投资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没有谁敢绝对保证一年有多少收益。因此,非经营性收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相关问答 PE市盈率是什么意思?我看过无数讲解PE市盈率的,却始终无法满意。
其实在股市待久了,难免看到过不少的书籍或解释过PE。可是它们大多数要么讲的太敷衍,只是把古老的教科书上面的解释照抄搬运一下。要么太复杂,引经据典,专业术语过多,不太像说普通话,对散户,尤其是入市不深的散户而言,不太友好。
最重要的是,它们的介绍过于空洞,缺少和实战案例的结合,以至于即便把市盈率本身概念介绍明白了,看过的人依然不知道该如何在投资实战中巧妙使用,甚至一不小心,还会踩坑。
我在全文梳理过程中,花了很多心思去始终秉持的原则是 不绕弯、不搞一知半解、不搞高深莫测的名词和公式,以及 只说普通话。
最重要的是,为了把「渔」讲清楚,我放出了大量的「鱼」,涉及工具、方法、思维、实战技巧等……
通过这篇,我希望达到两个目的
1、关于市盈率的一切问题,在这篇中,你都能找到答案。
2、你看完后,能很容易理解,而且,还能够马上实战,用于避坑和寻找机会。
今天的真的很干,建议你先收藏,不吃亏的!
正式开始
股民口中最常说的估值,大多数情况下,指的都是PE。
也正是因为大家都在说都在用,反而容易给人一种错觉 这个指标很简单。
事实是 这个指标,看起来有多简单,想要用好就有多复杂。
使用PE其实有很多讲究,它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了是利器,用得不好便会伤到自己。
这篇,我将由浅入深的,分2个大篇章,12个模块来详细阐述,先放目录
一、认知理解篇
1、市盈率和股价、企业净利润的关系
2、市盈率的通俗理解方式
3、常见的3种市盈率,以及各自的适用场景。
二、实战篇
1、查看市盈率的工具选择
2、去除盈利水分
3、跨行业对比误区
4、行业均值对比误区
5、亏损及周期股的处理
6、动态市盈率的合理用法
7、企业发展阶段与估值
8、PEG的运用
9、估值与泡沫的平衡。
一、认知理解篇
01PE和股价、企业利润的关系
先来看3个公式,别担心,很简单
公式1 市盈率PE=总市值净利润。
公式2 公式1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司总股本数,就变成了公式2 市盈率PE=每股股价P每股收益EPS。
公式3 公式2移项,得到公式3 每股股价P=市盈率PE 每股收益EPS。
从公式3能看出,影响股价的因素就是市盈率和每股收益,说通俗点,就是估值和企业利润。
而估值的本质是什么?是「市场对股票的期望值」,市场越看好一个公司,期望就高,估值就会给的越高,反之就低。
我们持有一只股票,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估值和企业利润持续都增长,即「戴维斯双击效应」。相反,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戴维斯双杀效应」,即公司业绩下滑时,市场给予的估值也跟着下降,股价得到相乘倍数的下跌。
02PE的通俗理解方式
由上面的公式1,市盈率PE=总市值净利润,可以得到一种理解
我们持有一个公司的股票,其实就成为了公司的股东,所以可以这样理解 市盈率就是,你愿意用高于公司净利润多少倍的价格,买下这家公司的股票。
为了方便计算,我假设你用100万元,买入了某个公司的股票,它当前的状态是 20市盈率=100亿总市值5亿净利润,于是,你成为了公司持股量为「110000」的股东。
我们再往前推一步,假设这个企业的净利润不再增长,每年都稳定取得5亿的净利润,那么你作为公司的股东,公司每年为你赚的钱就是5亿 110000=5万,就相当于,你的这笔投资,需要用20年收回你的成本,即100万,你的年化收益率是5万100万=5%,简化计算,其实就是市盈率的倒数120=5%。
新手股民可能觉得有点绕,没关系,上面的计算过程多看两遍,会理解的。
所以你发现了么,你在XX倍市盈率时买入了某个公司的股票,就相当于你愿意用XX年去收回你的这笔投资假设公司盈利不再增长的情况下。
为什么我要花那么多心思,给你拆解上面这个理解方式呢?
是为了让你以后再看到市盈率的时候,就能马上想到 假设这个公司的净利润不再增长的话,市盈率的倒数就是你的年收益率,你能够快速的评估这笔投资是否划算,以及是否满足你的预期。
举个实例你感受一下 假设你翻开某公司往年的净利润,最近3年,年年下滑,而且该公司目前也没有能明显提升净利润的措施和方法,此时它的市盈率是30,你觉得这笔交易划算么?
相信你一下子就有自己的答案了。
03常见的3种PE,以及各自的适用场景
三种PE市盈率,分别是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和滚动TTM市盈率。
现在做的好的第三方APP,会在上面标记出三种市盈率。如下图,是同花顺上面的标识。
下面我们分别来拆解一下。
1、静态市盈率又称LYR市盈率
静态市盈率=当前市值÷上一财年的全年净利润。
意义 反映历史数据。
缺点很明显,用的是去年的数据,即便现在是2021年3月份了,大部分公司还没有发布2020年的年报,所以它们现在的静态PE计算,依然用的是2019年年报上面写的净利润,所以感受出缺点了么?太滞后!
结论 基本无用,PASS!
2、滚动市盈率又称TTM市盈率
滚动市盈率=当前市值÷过去4个季度的净利润之和。
意义 及时更新,反映当前数据。
随着时间推进,净利润的值是不断滚动更新的,总是用距离今天最近的4个季度净利润数据相加。比如当前,2021年3月,还没有更新2020年报的公司,计算滚动市盈率,用的四个净利润数据 2019年4季度+2020年1季度+2020年2季度+2020年3季度。
但是它的缺陷是,只能反应当下,不反映未来,现在的业绩不代表未来的业绩。
假设当前的滚动市盈率,在现阶段是「合理」的,但如果未来企业业绩下滑,那么未来的TTM市盈率就会变高,于是,拉长时间看,当前的合理市盈率就显得没那么「合理」了
反之,如果未来的业绩增长,那么未来的TTM市盈率就会变低。于是,拉长时间看,当前的市盈率其实比较划算。
于是,从我们「投资企业是投资未来」的角度看,TTM市盈率更适合业绩增长的企业,而且,增长越持续稳定越好,这个市盈率就越有参考性。
结论 可以用,但最好用在将来盈利会增长的企业上。
3、动态市盈率
动态市盈率=当前总市值预测未来一年的净利润。
因为有了前面两个市盈率的缺点,所以我们难免会想,有没有什么市盈率能够考虑到未来呢?当然有,那就是动态市盈率。
可是,既然是预测,那就有技术含量了,不像前面两个市盈率,所有的值都是确定无疑的。
那怎么预测呢?
常见的有3种方式
方式1、股票软件的预测
这是最滑稽的一个预测了,可是更滑稽的是,众多散户在炒股软件中最经常看到的那个滚动市盈率,就是靠这个预测计算而来的,包括前面我说到的同花顺中显示的动态市盈率。
有的券商自己的炒股APP,上面显示的市盈率只有一个,没有任何标记,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就是这个动态市盈率。
这些APP上面的算法是
如果目前企业披露了一季报,那么预测净利润=一季报的净利润×4
披露了中报,预测净利润=中报的净利润×2
披露了三季报,预测净利润=三季报的净利润3×4。
这个计算方式得出的市盈率,一句话点评就是 幼稚!
原因 没有考虑企业的淡旺季。以酒类、饮料类企业为例,过年期间是业绩最好的,即一季度最赚钱,后面三个季度不怎么赚钱,拿一季报的业绩乘以4,业绩高的一比,市盈率看起来划算到爆,可是坑有多深只有踩进去了才知道……
方式2、自己预测
这个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是自己预测的最有底气,如果能力佳研究能力强,能给自己挖到别人都挖不到的矿。
缺点是如果自己对企业把握没有那么透彻的话,给自己挖的,就是坑。
方式3、券商研究员的预测
对于普通散户而言,这个方式是获取成本最低,也是性价比最高的了。
获取方式是在第三方软件上,同花顺、通达信、东财choice上,F10界面上面都有,获取方式大同小异,我以同花顺为例,按下F10,之后点击下图标记的「盈利预测」,就能看到接下来3年的业绩预测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些很小的企业,券商是懒得研究的,那么也就没有预测业绩,如果我们还是想投资这种企业,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另外,我们要注意,券商的预测也不见得是准的,尤其是,如果我们做长期投资,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需要企业的经营变化,如果企业发生了重大变动,这个预测利润值是需要重估的。
好的,三种市盈率我们讲完了,总结一下用法
1静态市盈率又称LYR市盈率,直接淘汰。
2滚动市盈率又称TTM市盈率,可以用,但要注意,它只能体现出当前的估值高低情况,不能代表未来,而且,最好是用在将来盈利会增长的企业上。
他带给我们的指导意义是,能够直观看到公司当前的估值是贵还是不贵。
所以,它更适用于短期投资的评估。
3动态市盈率,可以用,而且如果是投资未来,最好的的确就是用动态市盈率来评估。
但要注意,预估的净利润毕竟不是实际发生的,随着企业经营变动,这个值是会变动的,甚至变动会很巨大,所以既然要做长期投资,就得做长期跟踪。
发现了么?
虽然日常大家总在说,这只股票估值高了,那只股票估值低了,可是,真正懂的人少之又少。
如果你能耐心看到这里,相信你对于市盈率的了解已经超过市场上至少85%的散户了,已经有能力避开很多坑了,你需要给自己点个赞。
可是这还不够,上面,我们顶多算是把市盈率本身说清楚了。
可是,市盈率要怎么巧妙使用,才能发挥它真正的威力?该怎么用于实战避坑和寻找机会?
喝口水,咱们接着看
二、实战篇
01查看市盈率的工具选择
先来说几个比较好用的查看历史以及当前市盈率的工具,它们都同时支持版、网页版,而言UI体验比较好,界面美观。
1、免费的 芝士财富、萝卜投研
2、收费的 理杏仁
具体我就不贴图了,上搜索一下具体的上市公司名称,就能看到他们的历史PE数据。值得特别说明一下的是,芝士财富和萝卜投研上面,还能看到历史的PEPBBand数据,与单纯的PE数据相比,能提供更多维度的评估。这个数据的用法,后面我也会花点时间详细说一下。
02去除盈利水分
先看市盈率的计算公式 市盈率PE=总市值净利润=每股股价P每股收益EPS。
分子是总市值,客观存在无水分。分母是净利润,猫腻可就多了,如果这个分母有水分,那么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去谈如何使用PE,其实有像无根的野草,飘了。
所以,在一切开始之前,先排除盈利的水分,才是最核心的。
评估净利润,用扣非净利润更好,评估市盈率,用扣非市盈率也更好。
以复星医药为例,当前的非扣非TTM市盈率是26.83,看起来挺便宜的,但扣非TTM市盈率却是39,提高了50%。
扣非净利润,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之后的净利润,这才是企业核心业务带来的利润,非经常性损益不能持久,所以靠不住。
比如一个白酒公司,今年靠卖旗下的房产赚了钱,这也算它的净利润,但我们不能期待公司每年都有房子可以卖。又比如,前两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主营业务亏损,但每年收到大笔政府补助,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也不可持续。
于是,我们在看市盈率的时候,也需要看扣非市盈率,这一点萝卜投研和理杏仁做得比较好,上面直接将扣非与非扣非的市盈率都放出来了。
另外需要提示一点的是,券商的研报中的预测净利润,一般用的也都是扣非之前的来净利润,这里我们需要知道一下。
03跨行业对比误区
由于不同行业的生意属性天差地别,它们的成长性差异,决定了估值中枢的不同,所以,不同行业的公司,PE的差别会非常之大。
比如,银行股的PE水平长期都维持在10倍以下,而科技和医药行业的PE水平,超过30倍很常见,达到80倍以上也不是稀罕事。这是由于市场对不同行业的想象空间差别决定的,本质上,也是由于不同行业的发展空间上限决定。
所以这两个行业的PE,不存在可比性。如果要在横向不同公司之间做对比,只能是和同行业内的其他公司对比。
04跨行业对比误区
市场上还有一种常见的判断估值高低的方式,是用PE和该行业的平均PE作对比。如果PE低于行业均值,就便宜,反之,就贵,可是,如果真是这么认为,就冤枉那些好公司了。
一个行业内的公司质量参差不齐,而且无论哪个行业,优秀的公司总是占少数,而我们如果要投资,自然是优选优秀的公司。于是,一个行业中所有公司的平均值的意义,完全可以理解为「优秀公司强行被平均」之后的值,这个值对我们的参考意义非常有限。
这和指数的编制类似,我统计了一下上证指数20160831到今天20210329的涨跌幅情况,可以看到,140个月以来,上证指数只上涨了0.68%。
可是,A股里面最优秀的上市公司,这12年来,上涨了多少呢,看下图感受一下。
所以,要对比就直接在不同的目标企业之间对比,整个行业的均值,whocares?
05亏损及周期股的处理
再来看一下公式 市盈率PE=总市值净利润=每股股价P每股收益EPS。
所以,当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之下,PE会成为负值,这使得PE失去了参考意义。
另外,周期性行业,由于业绩的波动较大,于是,市盈率容易呈现上蹿下跳的特点,此时,用市盈率来评估当前估值水平,也会显得捉襟见肘。
于是,面对以上两种局限性,用PB市净率市值净资产和PS市销率市值销售收入来评估。会更加合适,尤其是市净率,会更加常用。
常见的周期性行业主要有两大类,工业类和消费类。
工业类 有色金属、贵金属、钢铁,煤炭、水泥、电力、石化、工程机械、船舶等。
这类行业有明显的重资产、行业饱和度高、竞争格局稳定等特点。
消费类 房地产、证券、保险、汽车、农产品等。
这类行业,既有周期的属性,也有消费品的属性,所以相对而言,周期规律没有工业类强。
不过,就算是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具体到个股身上,也不见得周期性就会很明显,优秀的企业是可以依靠出色的经营能力来适当磨平周期波动的,比如养猪的牧原股份。
那么,该怎么判断个股呈现的周期性强弱呢?也不难,打开往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变化趋势,看是否呈现明显的波浪规律就明白了。
此外,关于周期性行业,从机会把握的角度考虑,其中也能找到不错的投资标的。
我们需要知道,周期性行业在经营低谷期,利润微薄,此时市盈率在天上,却往往是最佳的投资机会,因为即将面临业绩反转。
为了便于理解,我讲一个具体的周期股投资案例
我曾经在中国神华2016年公布一季报之后,发现了公司出现了业绩反转,之后便密切股价走势。公布一季报当时,是4月底,扣非TTM市盈率接近20倍,超过历史上80%的位置,简直是在天上,可以看一下当时的市盈率和股价图,蓝色线是扣非TTM市盈率,黄色线是前复权的股价。
如果单单以市盈率来观察估值情况,无论如何这只股票也不该是我们的考虑范围,但是,如果用市净率来观察,可以发现,当时的确处于历史低估区域,注意看下图我标记出来的市净率历史分位点 5.34%。
那么,是不是看到市净率低估,就可以买入呢?
当然不是,我们不光是要看市净率的变化趋势,更重要的,是需要把握个股的经营拐点,即需要明确看到「业绩反转」。
什么是业绩反转?看一下下图就明白了,下图是中国神华当时的净利润变化情况,能明显看到,在2016年之前,公司净利润不断下滑,2016年4季度甚至由盈转亏,随之而来的是股价也一路暴跌,不可谓不惨烈。
可是,2016年一季报公布之后就发生了逆转,当时的一季报显示,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实现了扭亏为盈。
再来看一下当时的股价变化,在一季报公布以后,股价还持续下跌了一段时间才真正见底,我是在技术面上判断出现企稳时才买入,那时已经到了6月底。之后股价便开启了一路上涨,我在上涨期间,做了几次波段,盈利超过一倍。
所以总结一下,对于投资周期股而言,想要把握机会,有以下几个步骤
1、周期股的好机会往往是出现在市盈率恰好在天上的时候,此时用市净率来做判断,看市净率所处的估值分位点是否处于低估
2、需要从业绩上,得到真正的逆转确认,即净利润出现反转,扭亏为盈或盈利增速由跌转升
3、技术面上得到企稳确认。
反之,周期股在经营高潮期,利润爆发式增长,此时市盈率看起来就是白菜价,但很快就会由于丰厚的利润带来同质化产品供给的急剧增加,行业反转在所难免,于是,在白菜价的市盈率时买入,一不小心就会高位站岗。
强周期的行业,无论是盈利情况,还是股价,都呈现盛极而衰,否极泰来,周而复始的状况。
对于能够精准把握周期变化的投资者而言,反而是很好的投资标的,但这需要有比较强的宏观和行业研究能力。如果把握不准或者觉得研究难度太大,也可以干脆放弃周期股的投资,毕竟其他优秀的投资标的也不少。
06动态市盈率的合理用法
1、目标年化收益率的评估
怎么用预测的净利润来评估当前估值是否划算,我在前面的已经讲过多次了,但发现有的朋友还是不太明白,这里我再详细讲解一遍。以3年的投资周期为例,借助券商的预测,我们能看到企业3年以后的预测净利润,那么,评估方法如下
1先为企业3年后预测一个合理的PE
从考虑安全边际的角度看,届时的预期PE最好不应超过当前个股历史估值区间的60%,即便是考虑到未来成长型可能很好的行业,最好也不要超过80%。因为万一届时行业或企业的成长性不如预期,投资收益将大打折扣。
2查看券商预估的3年后净利润
以酒王为例,预测利润数据的查看方法,我放在下图了。
3用未来第3年利润的平均值 届时的预期PE=未来第3年的市值。
4用未来市值当下市值=3年内的预期回报率。
我做了一个表,你可以大致看一下
举个例子,假设你想要实现3年内复合年化收益率30%,那么预期3年回报率则需要在120%以上,才算是符合你的预期。
2、预测周期与投资周期的匹配
在第一篇讲市盈率的中说过,想要准确的运用动态市盈率,关键在于能够尽可能准确的预测业绩。既然是预测,那就必然存在偏差,越是短期的利润越容易预测,越是长期的利润则越难预测。
所以,预测多久以后的业绩变化,最好是和自己的投资周期相匹配。
比如,假设你是做很短期投资6个月内,那就用当前企业已经能实现的业绩,来评估当前的市盈率是否合适 如果做中期投资6个月~1年,就用下一年的预测业绩来评估 如果是长期甚至超长期超1年,那就用更长时间以后的预测业绩来评估。
股市里有句话,叫「看长做短」,其实是个坑。
1如果自己是做短期投资的,那么企业3年以后的业绩和估值,和自己其实没有多大关系。
即便3年后业绩真的能实现,但在自己的短期持股周期内,市场很难会对3年后的业绩有所反应,市场从来都是短视的,如果你「看长做短」,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忍受不了长期的震荡甚至阴跌,但自己的操作系统却告诉自己「我不是做长期投资的人」,于是最终陷入两难,要么忍痛出局,要么波段投资活生生做成了「价值投资」。
2如果是做长期投资的,那么眼光就要放长远,不要太在意短期的估值和股价波动,否则一样会面临两难。
07企业发展阶段与估值
企业发展其实有不同阶段,有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于网络
一般而言,初创期与成长期,企业营业和利润基数小,业绩增速较快,估值都也会不断提升,从而出现戴维斯双击。此时,高估值是常态。
但高增速不可能一直保持,随着企业发展逐渐成熟,营收和利润的绝对值开始趋于稳定,增速便急剧下滑,市盈率必然会跌回凡间。
以老板电器为例,在2018年2月底之前他的TTM市盈率很少会回到30倍之下,每次到了30倍之下,都是比较好的投资机会,但是直到2018年2月27 ,公司公布了2017年业绩快报的时候,显示业绩增速从连续多年维持40%以上,一下子掉落到了22.6%,连续两天跌停,之后开启了长达8个月的猛烈下跌。
你说,市场杀的是业绩么?不对,人家业绩也很好啊,每年扣非净利润依然赚十几亿。杀的是估值而已。
记住这句话 估值是给成长性的。
那么,怎么判断当前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呢?
简单的方法是,看企业历史的净利润增速变化趋势,就像下图一样,这是老板电器自2016年开始的净利润变化趋势,黄色的线就是增速变化曲线,可以看到2017年的业绩增速明显下滑。
但这个方法的弱势是,我们只能看到企业历史上的增速情况,没办法看到未来的增速情况,以老板电器为例,或许当我们真的看到企业增速明显下滑时,想要离场恐怕已经来不及了,连续两天跌停,不是谁都受得了的。
所以,如果想要看到未来,那就必须得用到复杂的方法。复杂的方法至少要看以下几点
1、企业所处行业当前的增速
2、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及市场占有率
3、竞争对手的增速及市场占有率
4、企业是否有其他的正在或可能带来巨大新增长点的业务。
本质上,在涉及到「预测未来」的高维度竞争中,比拼的还是深度分析能力。
话说回来,如果我们的深度分析能力不够强,而且如果当时我们恰好持股老板电器,是不是只能等到业绩爆雷,忍受两个跌停之后,再离场呢?
答案是 当然不对。
这就是我为什么在注重基本面的同时,也注重技术分析的原因,因为技术分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弥补我们基本面分析上的盲区。
实不相瞒,当时我在老板电器上面已经做了好几个波段。我把老板电器当时的股价图,和我的操作记录在下图中标记出来了。
我相信,如果是有心的朋友,从上面图中我标记出来的当时的操作记录,能够学到不少有价值的东西。
坦白说,以我现在的交易能力,如果再让我回到当时,哪怕我不知道后来老板电器的走势,我也会比当时操作的更好,盈利更多,不过这是后话了。
其实技术分析并不是神棍思想,并非涨时看涨跌时看跌,而是有它的内在逻辑。
比如我们上面所说,当自己无法清楚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脉络时,并不代表市场里面没有其他比我们厉害的人能够看到,如果他们在我们之前看到了,他们就会提前做出反应,那这种反应就一定会体现在价格的变化上,而用技术分析就能捕捉到这种反应,尤其是在反应剧烈时,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先离场,拿着钱,看看情况再说,没什么不好。
08PEG的运用
谈到企业的增速和估值的关系,还不得不提一下另一个估值方法——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发明的PEG。
PE是市盈率,G是指盈利增长率。因为市盈率仅仅反映了股票的当前价值,没有考虑企业的成长性,而PEG则把股票当前估值和未来的成长联系了起来。
它的计算公式是 PEG=PE企业年盈利增长率 100
其中,企业年盈利增长率一般是指未来3或5年的每股收益复合增长率。
还是以老板电器为例,在爆雷之前他的估值很少有到30倍以下的情况,静态的看,实际上估值很高,但是因为他连续多年以来业绩的增速都超过40%,所以他的PEG<1,依旧显得依然有投资价值。
一般而言,PEG与市场预期之间的关系,有几个关键节点如下
1PEG<0.5,说明公司的利润增长远好于估值的预期,则这只股票的价值可能被严重低估。简单说 很划算。
20.5<PEG<1,比较划算。
3PEG=1,刚刚好。
41<PEG<2,高估,但不是很离谱。
5PEG>2,严重高估。
PEG告诉投资者,相对市盈率估值而言,更应该公司的利润增长情况。
常见的找到未来3年的净利润预测数据的方法,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不过我在之前讲到通过3年后的净利润,来计算3年内的复合年化收益率时,发现有的朋友不会计算,比如今年的净利润10亿,三年后的净利润是40亿,那么这3年期间的复合年化收益率是多少?有的朋友弄不太明白。
于是,我干脆做了一个计算表,输入当前的净利润,以及3年后的净利润,可以直接计算得到3年期间的复合年化收益率,如果再输入当前的PE,还可以直接计算出PEG。
这个表可以用来跟踪不同时间点的PEG变动情况,方便观察企业估值高低状态。
表格长这样
表格的EXCEL版本,我放在「雪球不冷」后台了,有需要的,去后台回复一下「PEG」,就可以收到了。
但PEG也不是什么情况都能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适用条件
1适用于财务稳定的公司,周期性公司不适用。
2企业增长50%时,需要警惕,因为高增长不可持续。
3净利润最好是使用扣非净利润来算,当非经常性损益占比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忽略,就用非扣非净利润也行。
09估值与泡沫的平衡
有的价值投资者,是很在意估值高低的,这甚至是他们入场和离场的基准。当个股当前估值到了低位,他们入场,到了高位,就会主动离场,即便个股依然在上涨。
这种模式,赚自己体系内的钱,我认为也无可厚非。不过此处也谈一谈我自己的感悟。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此时是持股状态,在技术信 告诉我要离场之前,无论估值多高,我都不会主动离场,因为市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非理性的,高估之后还可以更高估,我猜不到估值到底会走到何处,市场永远是对的,我只能以市场的观点为准,当市场认为个股真的走到头了,它一定会用趋势告诉我。
下面是我在阳光电源上面的离场点标记,我离场的时候,它的TTM市盈率接近90倍。
我也知道他高估了,知道有泡沫,可是,泡沫能给我带来收益,我难道能拒绝么?我做不到。
不过,有心的朋友也能发现,技术分析一样有它的局限性,再牛逼的技术,也绝对做不到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
好了,讲到现在,关于PE市盈率,我已经竭尽所能的讲到详细了,我希望做到了关于市盈率的一切疑问,在我这中,你都能找到答案,如果你还有疑问,也欢迎留言或私信和我探讨。
祝你进步,祝大A繁荣!
(参与记者:胡绩伟、穆青、李普、田流、李峰、阎吾、柏生、彭迪、黄钢、金凤)来源:央视网、人民网、搜狐财经、新华网、凤凰资讯、网易新闻、知乎日报、热点资讯、搜狐新闻、新浪新闻总策划:莫言策划:马云、李彦宏监制:雷军、许家印统筹:任正非、柳传志、方洪波文字:李嘉诚、董明珠、宗庆后编辑:王兴、杨元庆视频:沈南鹏视觉/海报:字节跳动、张一鸣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广东分社联合出品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网易号、企鹅号、百家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央视网评论员)